常見問題
數學建模課堂任務設計比賽參賽小貼士
- 作品是否必須全新創作,可以使用以往的教學方案設計參賽嗎?
參賽作品不一定為全新創作,但必須為原創,未曾公開發表,且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權利(包括版權)。如有引用文獻,應按學術標準作合適標示。
- 教師工作忙碌,建議如何進行活動?
我們明白教師在開學初期需應對繁重的行政與教學安排,因此建議先訂立清晰的計劃,合理分配各階段所需時間,循序漸進地完成作品。是次比賽所設計的數學建模教學方案可直接融入課堂教學,不僅有助提升教學質素與學生的學習成效,亦不會為教師帶來額外負擔。
- 教學方案是否只局限於課室內,還是可以走出課室進行?
不設地點限制,惟若於課室外進行,須事先制定安全措施及相關守則,以保障師生安全。
- 教學方案的時間/長短限制?
沒有硬性時間要求,建議安排約 1 至 2 節課,每節約 35 分鐘。
- 教學方案可否跨學科進行?
可以,只要內容符合數學建模的核心框架,並配合香港數學課程,即可跨學科設計與實施。
- 撰寫教師反思時可包括甚麼內容?
建議教師於活動前後進行成效評估,了解教學方案的特點和局限性。如在課堂上試行,亦可收集並分析相關數據,評估教學方案的實際效果,提升作品的說服力與完整性。
- 教師可以自組隊伍參賽嗎?
本次比賽以個人名義參加,不接受團隊形式報名。
- 教學方案活動是否需要經過學生測試?
雖然我們並不要求教學方案必須經過學生測試,但在實際教學環境中試行教學方案,能更清楚掌握其成效與可行性。
- 教師遞交的參賽作品應該使用中文還是英文?
教師可以選擇以中文或英文遞交參賽作品。
本網站及宣傳單張的英文譯本僅供參考。倘中文版本與英文翻譯本有任何歧異或不一致,概以中文版本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