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內容及規格
參賽者所呈交的作品需包括以下三個部份:
- 設計理念(限於一頁內)
- 學教評活動設計
- 教案
- 與學教評相關的活動資源(此為選擇性項目,參賽者可自由決定是否遞交)
- 教師反思(限於一頁內)
參賽者可自由決定是否遞交與學教評相關的活動資源,以輔助教案的闡述, 當中包括但不限於:工作紙、簡報、資訊科技檔案、評估準則、評估練習及建議答案等。作品的建議提交檔案格式為DOCX、PDF或GGB。
比賽所提交的作品須為本人原創及未經公開發表的作品,否則將被取消參賽或獲獎資格。參賽者須同意聯合培進教育出版保留權利,可複製、存檔、使用、編輯、修飾、展示、刊登及發放所提交的作品内容,或於任何媒體發放,作宣傳或教育用途,不另致酬或另行通知。
提交方法
現職教師及準教師由現在開始至2025年12月31日前於網上報名參加比賽,大會確認收到報名資料後,將發送確認電郵予参賽者,並附上參賽號碼及其所專屬的雲端儲存空間連結,以供上載及遞交作品。所有參賽作品的檔案名稱必須包含參賽者的參賽編號,以便識別。
参賽者需於2026年2月28日前遞交作品。大會將於截止遞交作品日期後5個工作天內發送確認電郵予參賽者, 以確認妥善收到相關比賽作品。
凡成功遞交作品者,皆可獲港幣 $200 圖書禮券作輔助參賽之用。
下載作品模板
以下文件僅供參考,不能被視為比賽的唯一標準。教師宜發揮教學創意,因應課堂需要而設計合適的活動及模式。
參賽條款
1. 參賽作品不得包含任何可識別參賽者身份的個人資訊,包括但不限於姓名、學校名稱、簽名、邊框、浮水印,或其他能代表個人身份的文字、符號或圖片。鑑於私隱及肖像權的關注,參賽者亦應避免提交包含個人相片的作品。任何違反此規定的作品將被取消參賽資格。
2. 參賽作品如有引用文獻,應按學術標準作合適標示。
3. 所有參賽作品必須為參賽者原創,且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權利(包括但不限於版權),亦不得為曾公開發表之作品。為免產生爭議,主辦機構不鼓勵使用非原創圖片(如設計軟件內建圖像或網上圖片)。如參賽者被發現盜用任何商業或非商業版權素材,其參賽資格將被取消,並須自行承擔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責任,主辦機構概不負責。
4. 參賽者同意無條件授權主辦機構使用其所提交之作品。主辦機構有權對該作品進行包括但不限於複製、儲存、編輯、展示、刊登及發佈等處理,並可於任何媒體平台上用作宣傳、教育或其他相關用途,無需另行通知或支付任何費用。
5. 參賽者同意提供個人資料予主辦機構作比賽及宣傳用途。所有個人資料的收集、使用及儲存將遵從《個人資料(私隱)條例》(香港法例第486章)處理。比賽結束後,如無需保留有關資料,主辦機構將妥善銷毀。
6. 比賽結果以評審團的最終決定為準,參賽者不得異議。
7. 主辦機構保留對本章程的最終解釋及修訂權利。